刘丽娟正在给学生上课。(照片由受访者提供)
□刘丽娟
我叫刘丽娟,荆门人,今年1月4日,我完成面试,顺利进入了广东省广州黄埔军校纪念中学工作。因为寒假临近,学校通知我春节后再去报到上班,于是我就回到了荆门。5月15日,是我离开荆门来到广州的第25天,在这里的每一天我都感到很温暖。
接到学校的返校通知后,4月20日上午,我从荆门赶到荆州,坐上了开往广州南的高铁。由于疫情原因,一路上很不适应:我不敢上厕所,不敢吃东西,不敢说话,更不敢摘掉口罩。
下午3点15分,列车到达广州南站。在出站口,我看到4名身穿白底镶绿边马甲的志愿者。他们一边高举着“欢迎湖北籍返穗人员平安回家”的牌子,一边大声喊着:“请湖北来的旅客到这里登记,免费送口罩!”
在我出示身份证和车票并完成登记后,领到了一个文件袋,里面分别装着防疫手册、5个独立包装的口罩、一支黑色的中性笔。
去学校还要坐一段地铁,地铁里一些温馨的提醒标语随处可见,如“搭乘地铁过程中,请您全程佩戴口罩!”“车厢内减少交谈,并配合扫描车厢内的防疫乘车登记二维码,填写相关信息”等。我赶紧扫描并如实填报了信息。
其实从2月下旬网上开学后,我就根据学校安排开始了教学工作。那时学校天天叮嘱我在“穗康码”和“粤省事”小程序上报平安。3月16日,我居然还收到了从广州寄来的50个口罩,这是学校专门寄送给身在湖北的教职工的防疫物资。
返回广州前两天,我想着过来了应该要隔离,提前就做好了心理准备。结果,一到宿舍,行李还没有收拾妥当,热情的室友就拉着我说:“走!出去吃饭!”
“我刚来不用隔离吗?”
“不用,你什么都登记了,戴上口罩走吧,庆祝你平安归来!”
……
就这样我开始了自由的“隔离”。每天在“穗康码”和“粤省事”上如实登记了健康情况,我可以去学校办公室上网课,可以出去吃饭、逛街……
5月4日,全校教师都接受了核酸检测。“结果非常好,全部通过!”学校领导在教职工微信群内告知检测结果。那一刻,我稍悬的心贴地了。
5月11日,学校正式开学。尽管所有人都戴着口罩,但并不影响彼此间的关心。学校操场有了奔跑的身影,校园里响起了动听的铃声,教室里传来了琅琅的读书声……顿时,我感觉浑身轻松。站在校园里的大榕树底下,望着荆门的方向,我打通了妈妈的电话:“妈妈,您不用担心,我在广州一切都很好!”(记者 高先勇整理)